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气象要闻

质量引领 追高逐新——福建“两高引领、数智融合、预测协同”质量管理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 2021-12-02 16:04    【字号:  

“质量强国”的福建气象答卷,如何作答?

一组数据格外亮眼:2020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位居全国第一,体系运行绩效评价全国第二名;持续释放观测数据在数值天气预报中的效益,2021年4月到10月暴雨预报准确率达24.5%,较质量管理拓展前提高4.8%,同时折桂第八届全国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业技能竞赛降水、温度智能预报技术方法;率先拓展质量体系建设应用场景,建立决策气象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在这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服务效益为中心的变革中,福建省气象部门紧紧依托高标准高质量管理体系,融合“云+端”“数智”技术,构建预测协同管理新模式,持续助推业务服务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质量管理 为提升能级留白

相较于抢占风口,更重要的是在风来之前已站在风口。

早在2018年12月,福建省气象台“决策气象服务”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东南标准认证中心认证,在全国率先建立决策气象服务、重大活动气象保障的规范标准执行流程。

一次先行探索,亮出了福建省气象局在全国气象部门主动开局并成势质量建设的鲜明底色。

作为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全国首批试点单位,福建省气象局勇担为发展探路的重任,并不负期待:2019年率先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ISO9001质量认证,并摘取世界气象组织业务质量“体检证”、数据产品“信用证”、国际信任“通行证”。

依托过硬的质量建设基础,福建省气象局持之以恒加快信息化、数智化管理创新,成效显著。

在南平市邵武高空气象观测站,业务质量持续优于历史同期水平,探空高度突破全省历史极值,这份成绩得益于持续执行质量通报制度,抓实抓细台站业务质量改进,强化质量日、周、月、年通报循证方法管理。

如今,省级自动化智能化快速处理效果显著。新研发的地面自动化观测集约化平台,引入一站式任务综合业务管理并全流程监管。台站地理信息纳入“福建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现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标准化信息化管理。

继改进海洋浮标等观测业务质量偏低,破解风传感器冻结等技术问题后,以质量促进科技创新、技术研发更是加码推进。自2020年以来,8项研究成果获省总工会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二、三等奖,三项成果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业务质量显著提升。

现如今,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成效鲜明。编制并施行《10米海洋气象锚碇浮标大修技术规范》(QX/T 612-2021)《地面大气电场观测规范QX/T 594-2020》、观测场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令观测场标准化建设更上新台阶;若干地方标准,也成功获批。

在今年疫情防控中,高风险地区观测业务质量保持稳定,精准化解风险,实战检验了突发公共安全气象保障能力。这得益台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工作手册、国家级台站地面人工观测应急演练指导书等系列文件,早已未雨绸缪相继出炉,全方位构建起风险防控的管理制度体系。

“数智”融合  预测协同发展

在福建,生态环境厅、水利厅、海洋渔业厅、防汛办等14个部门与气象部门建立统一、多级互联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大大提升了融合分析技术,实现智能数据调度,及时响应地方政府、部门服务需求。

福建省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重大天气过程决策服务效益和满意度,以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为抓手,以预报服务的贡献检验观测系统建设的成效并持续优化改进,构建观测预报服务协同发展的质量管理模式。

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铆定目标,扭住质量管理的关键,为迭代升级扬帆蓄力——

探索以暴雨、高低温预报准确率、服务满意度为检验指标,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高标准、高质量”为引领,通过“云+端”“数智”融合,构建预测协同的质量管理新模式。

成立观测预报协同应用省级创新团队,评估站网布局设计,开展台风等历史资料同化试验、微波辐射计等新资料应用研究,为站网布局顶层设计提供支撑。

建立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与基础设施资源池的智能网格预报处理功能,实现网格预报数据云化迁移;基于“天镜”系统开发智能预报客观技术方法数据时效监控,数据传输效率提高30%。

在跑出新速度的同时,硬实力也在彰显。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中的“硬骨头”被逐一啃下——

开展实况分析产品质量评估结果的精细再分析,实现多源网格预报产品的融合与智能推荐,提升预报背景场质量;开发主客观融合的智能化预报编辑工具,开展实况分析产品质量精细化评估,推进实况数据应用。

打通预报服务业务流程,优化决策服务数智质控流程及多融合观测数据质控算法验证,强化关键要素极端阈值质控,提升质控自动化处理及快速推送。

开展短时强降水预报预警技术和外场科学试验,启动100多站次探空加密观测,为预报预警服务提供研究型业务支撑。建立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库,整编、质控、梳理、重构、融合近15亿条数据涵盖2000多个自动站数据。

全省各地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成果可圈可点,紧抓住质量发展的良好机遇,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人心思干——

制定体系运行管理细则、考核办法,强化制度支撑;举办两届知识竞赛,选拔优秀省级内审员,形成质量体系运行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有效运行的强大合力。

在南平,科研创新氛围涌动。今年13项课题有5项与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相关,研发并入业务应用PTB220自动站气压传感器改装利旧应用及气象保障一体式便携电源,有效推进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化应用。

在三明,人才示范作用突出。市综合业务首席卢恩德42年如一日坚守综合业务岗位,先后荣获国、省、市优秀测报员、先进工作者,手把手教新人、传经验,带动综合业务整体水平上台阶。

拓展应用 服务提质增效

眼下,福建观测质量体系与气象服务深度融合的“溢出效应”,正日趋显现:

今年24小时暴雨预报技巧排名位列全国第一,网格预报关键点24小时高、低温准确率分别位列全国第四、第一。在今年11次重要天气过程的关键性观测数据质控订正服务中,时效较2020年提高30分钟以上。

气象观测数据是气象预报预测、防灾减灾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的基础数据支撑,为其提供最根本的供给。面对应对气候变化和服务国家战略等需求日益增长,福建气象质量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在致力于为用户改善供给、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着“福建方案”。

2018~2020年,当地气象服务满意度平均达92.3分,共获得省级领导批示100余次。正是将群众和决策部门的“好差评”,作为气象服务的“正衣镜”、政绩的“度量衡”,福建省气象局源源不断拓展应用质量管理这个“小切口”,扎实托举起全省人民“稳稳的幸福”。省委省政府领导纷纷赞誉气象局“把每次过程都当做高考,值得肯定!”“始终坚持做到‘三个提前’‘四个融入’,在防汛、防台、防范干旱等异常气候中发挥了‘天眼’作用,实现了灾害损失和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防灾减灾取得实质性成效的目标。”

在今年9次重大天气过程中,特别是台风“卢碧”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沿海再次登陆期间,气象部门以观测质量体系促进预报服务,拓展决策气象服务质量管理,全天候紧盯台风动态,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科学调度防汛工作提供决策支撑。8月5日22时,副省长黄海昆通过省防汛抗旱应急指挥视频系统连线气象局,慰问坚守岗位的气象干部职工,并听取台风“卢碧”最新风雨情况和气象服务情况汇报。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行动推进事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图景愈发清晰,“福建质量”不断刷新,一体化的“枝桠”不断延伸,在获得中国局领导充分肯定的同时,福建省气象局综合灾害风险普查阶段性成果应用也在面向全国加快推广。

重任千钧再奋蹄。聚焦新经济、新业态、新发展,在不断汇聚气象质量管理全新动能的通衢大路上,福建气象永不止步。(中国气象报记者 李冬梅 中国气象报福建记者站 陈献朝)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福建省气象局 All Rights Reserved电话:0591-83356610

技术支持:福建省气象信息中心 电话:0591-83341956

网站标识码:bm54130001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41400161号ICP备案:京ICP备050048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