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福建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吴启树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吴启树29年如一日的坚守与突破,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故事。
不服输 不骄傲 不停歇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吴启树
追梦途中,挑战如影随形,它考验着每个人的勇气、智慧与毅力。吴启树,这位在气象预报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面对挑战,从未有过丝毫的畏惧与退缩。他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为基石,以不懈的探索精神为动力,在风云变幻的气象世界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今年以来,作为福建省气象台国家级首席预报员,他先后斩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先进工作者。这些闪耀的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多年来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最好褒奖。
每一份荣誉,都不会从天而降。当了29年天气预报员,获5次全国优秀预报员、5次获全国天气预报技能竞赛三等奖及以上、获全国智能预报技术方法大赛5个项次一等奖、2次获省五一劳动奖章,获评首届全国“十佳预报员”,发表核心论文20多篇……既是对他科研实力的充分肯定,更是他践行不服输、不骄傲、不停歇“人生信条”的有力见证。
凡事发生必有利于我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1992年,18岁的吴启树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拿着大气科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他在街上久久徘徊。突然天降小雨,他看看天心想“气象好像也蛮有意思”,于是脚步轻快起来。彼时的他尚未察觉,这场看似无奈的抉择,实则是命运埋下的伏笔。未来,他将在气象的赛道上一路披荆斩棘、奋勇前行,开辟出一条独属于他的辉煌大道。
1996年7月,吴启树毕业走上天气预报员岗位。每一次天气过程都不一样,每一次预报都充满挑战。为快速成长,每天工作之余他还给自己“加餐”,利用休息时间查阅海量的天气资料、研究更好的预报思路和技巧,办公室常是灯火通明,也常与同事们交流心得。通过不断积累,2009年和2011年两次获得全省预报竞赛总成绩第一。
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积淀20年,所有蛰伏的能量在2015年真正爆发。
当年10月,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在福建召开,青运会室外赛事12个大项分散在全省10个赛区。为保障服务,省气象局成立青运气象台,吴启树是首席专家组成员之一,这是他第一次担任全国性大型赛事首席预报员,承担各赛区天气趋势、场馆精细化预报等工作。
体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非常密切。“从精细化、专业化和时空要求来说,赛事预报难度和跨度都比较大,需要技术上进一步提高赛区定时、定点精细化预报服务。”从当年4月开发客观预报到青运会开赛,研究算法和应用时间很短。吴启树钻研客观预报算法、编写程序、修改代码,常常一投入就是数小时,为了节省算法训练时间,常常在等待一个算法运算结果时,利用其它电脑编写其它算法。
他开发的逐小时多要素的多场馆精细化预报服务产品(FZ-ecmos)成为青运会预报制作的首要参考产品。“赛事期间,10月低温平均绝对误差低于0.8摄氏度,高温平均绝对误差低于0.9摄氏度,晴雨准确率高达90%以上。”这段记忆似乎镌刻进了吴启树的心中,至今提起依旧恍如昨日。
这一产品,很快在全省预报业务中推广运用,也成为今天知名全国的“吴启树算法”的起跳平台。
低头看路,抬头看天
“天气预报没有100%的准确,只有100%的努力”
人们习惯将由吴启树主持研发的“福建最优TS评分算法”(福建OTS算法)统称为“吴启树”算法,这一算法提高了台风、暴雨预报质量。
东南沿海地区地形复杂,区域降水预报误差大,吴启树通过海量观测数据和数值模式资料,带领团队建立了智能天气预报业务体系,创建了适用于福建的降水预报技术方法,降水、温度、大风等气象要素的客观预报成绩全国领先,这项成果获2022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阶梯,每一次努力都是梦想的基石。2020年12月,“吴启树创新工作室”成立,作为领衔人,他带领团队先后研发了准对称滑动训练期取样技术、昼夜分离订正算法、多模式分级最优动态权重集成算法等系列关键技术,“十三五”期间福建气温预报成绩全国领先。
如何用好海量的气象数据,如何发挥数据对预报的支撑作用?吴启树将视线转向多源气象数据融合应用。
沉浸在算法的潮汐里,仅参数改良一项,他就先后修改了十几版,翻阅的资料摞起来比书桌还高。他主持开展的多模式和多源观测数据融合的短临预报技术方法研究,为全省短临预报预警服务体系提供自动化、分钟级滚动式短临预报预警产品,1小时的强降水预报TS站点评分从1.5%提升到15%,点对面检验TS评分从15%提升到40%。
基于他成果的短时短临预报技术方法,助力汛期预警提前量同比提前17分钟;2022年主汛期福建两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暴雨预报TS评分,较全球领先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模式(ECMWF)平均提高率达49%;2022年夏季福建多地高温日数和极端高温预报准确率达93.4%,比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全球模式(NCEP),均提高40个百分点以上。
这些成果获得同行认可,算法被北京、浙江、云南等20多个气象部门引进和借鉴,有效促进了当地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提升。
步步为“硬”才能步步为“赢”
“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不用拿别人的地图找自己的路。”
吴启树笑着说自己不擅于社交,“坚持做天气预报的同学和同事不足20%了,没有其他特长,我只好坚持做这一件事。”
吴启树习惯于不停复盘,仿佛身体里有个小马达,推着自己一直往前跑。这位平和、谦虚、执着的“跑者”,如同喜欢马拉松一样,在天气预报的赛道里不疾不徐地跑着。他也敢于自嘲“数据控”“卷王”,说自己会暗暗较劲,跟自己不同的预报思路比,跟台里今昔预报方法纵向比,跟其他省先进模式横向比。
这样的领跑者,一定不乏追随者。
“每个算法的背后是几十次、上百次的尝试,在反复比对中找出最优方案,需要极大的耐心、细心和恒心。”省气象台高级工程师韩美感慨,常在周末和下班后看到吴启树在修改程序。
“有次凌晨2点,我发现25个目标文件有信息缺失,就在群里提醒注意,没想到吴首席连夜赶来单位迅速处理好了。”对于省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刘德强来说,吴启树的严谨作风深深影响了自己。
“在论文写作、程序编写中遇到问题时,我就会请教吴首席,他很乐意分享经验,给予针对性指导。”省气象台年轻预报员危国飞觉得,吴启树是他身边最好的老师。
跟同事们的五星好评相比,家人却是满满的心疼,唯愿他多爱惜身体。
吴启树笑而不语地照单全收,转过身,又在屏幕上点开新一轮“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的短时临近预报技术”课题研究……(撰稿:李冬梅、陈淼 审核:谢玉丽)
福建省气象局 All Rights Reserved电话:0591-83356610
技术支持:福建省气象信息中心 电话:0591-83341956
网站标识码:bm54130001
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46号
ICP备案:京ICP备050048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