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气象要闻

福建省气象局全面推进预报业务数字智能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1-02 08:35    【字号:    

福建省气象台岗位集约优化,预报产品自动化上传,预报员科研总结时间由30%提高到40%;厦门市气象台新增数字预报岗,数字预报员比例达40%,14个业务模块自动化完成率达67%;福州成立数字预报岗工作专班,20种预报产品自动化制作和快速发布……

全省气象部门的数字预报岗建设工作稳步展开。2022年,福建省新型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落地;2023年,省气象台、福州局、厦门局、泉州局、龙岩局作为试点建设单位,推动数字预报岗改革,强化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形成“评估-需求-研发-应用-检验”的闭环机制,加速技术产品循环迭代更新;2024年,福建省新时代预报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施行,全省数字预报岗建设全面展

在新型数字预报岗和预报业务数字智能转型的加持下,福建省智能网格预报客观化和准确率不断提高,12小时降水客观水平达到92.6%,三天降水预报客观化水平为78.6%,高低温客观化水平达100%,强对流预警信号指导客观化水平为70%,其中暴雨预警信号达90%,暴雨、晴雨、高低温预报技巧等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在省级层面,预报员聚焦预报算法、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机理和预报业务平台智能化升级。福建省气象台以技术研发室为主体,预报业务科室联合参与,实行一岗双责制,在产品研发、系统优化、检验评估等工作上下功夫,重点攻关无缝隙网格预报和强对流预警技术,做大做强智能网格预报核心技术体系。

特别是自主可控的“福建OTS算法”持续迭代发展,在第三届全国智能预报技术交流大赛中获团体第一名,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3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评估中,福建省预报预测综合指标排名全国第一。

如今,福建省气象台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进一步实现了逐5分钟更新的全省500米、关键区域100米预报。这些成果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中交出亮眼成绩单。

2024年6月9日至18日持续性暴雨过程中,2 小时精细乡镇预报命中率44%,24小时暴雨落区评分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起成功避险避灾案例获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7月23日,台风“格美”来袭,福建气象部门提前3天预测累计雨量极值、提前1天基本确定强降水落区,提前12小时、6小时、2小时滚动发布精细到乡镇的强风、强降水落区和强度预报,气象防灾减灾效益突出。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两次致信感谢气象局。

在关注算法迭代更新的同时,平台优化等工作也在省级层面同步开展。一体化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平台升级,智能网格预报平台格点要素协同速度提升约13倍,支撑“一点改变,全网更新”;预报员评价与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等管理办法不断完善;利用国省统筹合作、创新团队、重大科技专项带动预报员角色转型……

省级试点建设如火如荼,市级试点同样热火朝天。与省级不同的是,预报员工作重心更加聚焦应用。

厦门市气象台加强“气象+人工智能”数字化应用,建立“分类强对流识别一张表”,开展“AI+探空”研究,形成强对流分类分级预报产品;在全省智能预报竞赛中连续两年获得第一,相关算法成果融入武夷山、福鼎智慧茶园气象服务;研发“丝路海运”服务支撑技术让厦门港区强浓雾预报命中率达82%。

福州市气象部门优化调整市级预报岗位设置,与福建华网集团和市电子信息集团成立“气象精灵”数智创新工作室,实现2项短期预报服务产品全流程智能化生成、自动化发布;产品整体客观化率达80%。聚焦大城市安全运行,打造暴雨积涝、交通、智慧茶园、消防、科普、文旅等数字应用场景,实现对服务对象功能模块化、服务定制化、应用便捷化。

下一步,福建省气象局将继续坚持理念协同、流程协同、算法协同、平台协同、保障协同,全面推进新型数字预报和预报业务数字智能转型发展,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人工智能为助力,加强技术产品自研应用和横向纵向检验评估,推动产品滚动更新和快速迭代,预报业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撰稿:郑彬  张盈盈  王宇飞  审核:谢玉丽)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联系我们| 使用帮助|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福建省气象局 All Rights Reserved电话:0591-83356610

技术支持:福建省气象信息中心 电话:0591-83341956

网站标识码:bm54130001 公安机关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46号 ICP备案:京ICP备050048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