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水下不停,古人防雨有高招

来源: 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 2020-06-17 08:56    【字号:  

 孩童不晓龙舟雨,笑指仙庭倒浴盆。”一句诗,形象地描述了龙舟水的滂沱之势。时至今日,人们已经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报龙舟水的到来,但密集、高强度的降水仍考验着城市防汛工作。那么,在没有先进科技手段的古代,人们又是如何防御可怕的龙舟水?
  居住在岭南地区的人们,比其他地区都要更早、更多地受到暴雨的侵害,因而发展出的“防雨招术”,自然有其独特之处。
  在广州地区出土的汉墓中,人们发现了一种陶屋。这是当时人们居住房屋的模型,真实反映了汉代岭南建筑的形貌。
  这些陶屋形制各异,粗略分来,有干栏式陶屋、曲尺式陶屋、三合式陶屋以及楼阁式陶屋和陶城堡等。但不管哪一种结构,屋子都是多层结构,底层并不住人,而是用于饲养家禽、牲畜。人们则居住在架空的楼阁上。岭南地区地势低洼,河流众多,天气潮湿炎热,且常有虫蛇猛禽出没。先民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风防潮性能和提高安全性,于是把楼房架空。这样的结构,可以防止龙舟水导致的洪涝淹没住宅。
  脚下防淹,头上还要防水。如今的建筑大多都是平顶,而古代多采取“八”字型的坡顶。从表面上看,斜顶防水效果似乎更好,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根据相关统计,坡顶比平顶泄漏率更高。其实,古人的选择是遵循了古建筑大多排水为主、防水为辅的原则。这一原则十分务实:在没有防水卷材的古代,造成房屋渗漏主要原因就是存水,尽快排水可以减少80%的渗漏。坡顶无疑是排水更为简单的选择。
  在岭南地区,很多古建筑使用阴阳瓦,瓦缝前合后开,阳即凸面朝上,阴凹面朝上,对防水有利,也能够减少虹吸现象,减少渗水情况。阴瓦末端有一桃形滴水,阳瓦的末端有瓦当。屋顶这简单的瓦,也经过历代不断改进,吸水率最终降到了3%以下,性能甚至优于瓷器。
  古人对瓦的精雕细琢,功夫还不止于瓦片本身。由于拼接在一起的瓦很难滴水不漏,古人发明了类似现代水泥砂浆的青灰背,铺设在瓦片之下,使瓦片拥有了更好的防水、隔水效果。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古代建造房屋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岭南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发展出了极具特色的建材——用蚝壳建造的房屋。
  这种房屋全身用蚝壳建成。史籍记载,“蚝,咸水所结,以其壳垒墙,高至五六丈不仆”。生蚝本身生活在水中,不会因岭南地区天气潮湿而被腐蚀,不怕虫蛀。垒墙的时候,把蚝的壳尾朝外,按照45°角的方式倾斜摆放整齐,下雨时雨水能顺着蚝的外壳直接流到地上。不仅如此,在夏天高温天气下,斑驳不平的生蚝表面和倾斜的排列方式又起到了遮阴隔热的作用,十分适合岭南潮湿闷热的天气,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
  古人以排为主、以防为辅的思想,不仅体现在房屋建造上,还一以贯之地体现在城市规划上。由房顶上排下来的水,经由合理的排水规划,流入城市水系,最终排到江河中,同样是防御水患侵袭的方法。
  以广州为例,早在两千年前的南越国时期,排水就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部分。南越国普遍建设了下水管道。南越宫苑内列有整齐的排水管道,形成一整套纵横交错的地下排水设施,可将地表雨水、生活雨水迅速地排到地势低洼处。为了防止垃圾堵塞地下排水暗渠,宫署内还使用渗水地漏。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