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来了,又是40天

来源: 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 2019-07-15 09:53    【字号:  

从7月12日起,今年将进入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

  三伏怎么来的?

  我国古人采用“干支纪事”的方法用以计年、计月、计日、计时。所谓“干支”就是十个“天干”和“十二地支”。

  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使用天干和地支的两个字搭配,来表示年、月、日的序号。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

 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二十四节气的“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

  但由于“夏至”与第一个庚日之间的天数几乎每年都不一样,所以与“三庚”的天数也不是固定的。

  今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2日,“三伏天”长达40天。  

  为何三伏天最难熬?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加上七八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控制中原大部分地区。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也就更热。

冬病夏治”正当时

  “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冬病夏治由来已久。冬病指在冬季容易发作或者加重的疾病,比如慢性咳嗽、慢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关节疼痛特别是关节冷痛、手脚冰凉等。夏治指在三伏天,对这些冬病进行积极的治疗。从而可以减轻这些疾病在冬天发作的程度和减少发作的次数。

  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三伏贴,还有三伏天扎针灸、拔火罐等。

  这里要提醒各位,冬病夏治是医疗行为,一定要在正规的医疗机构完成。

  防暑降温要讲究

  很多人觉得,烈日炎炎,16℃的空调和冰冻的冷饮降温最好。

  殊不知,当人运动或刚经历室外的高温,突然喝下冷饮或者马上吹冷空调,大脑会“误认为”人体内部的热量已经散发出去,于是“下令”停止排热工作。如此,汗毛孔散热困难,余热积蓄,更容易中暑。

  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如需在高温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到4杯温水(500毫升至1000毫升),水温不宜过高,少量多次饮用。

  最好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这些饮料会导致失去更多的体液。同时,还应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除了喝之外,吃也要注意。尽量少吃脂肪类厚腻荤腥的食物,更要少吃辛辣之品,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影响夏天胃肠的消化能力。

  还要避免长期呆在空调房中,影响排汗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可选择10点前或下午5点后去户外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