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饭碗”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

来源: 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 2021-03-04 16:59    【字号:  

天气转暖,草木萌动,春光渐浓,2021年春耕春播气象服务工作全面启动。神州大地,从南至北,春季农业生产活动正次第展开,忙碌的身影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春播对于全年粮食生产至关重要: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粮食面积的一半,事关两季收成,生产工作不容有失。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在新征程开启、“十四五”开局、“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这一年,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气候变化日益加剧、中国做出庄严承诺的这一年,各级气象部门应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早谋划、早准备,保障春季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为端稳“中国饭碗”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

以系统观念统筹推进春季农业生产气象服务。我国幅员辽阔,天气气候条件差别巨大,农作物种类繁多,生长期也各有不同。做好春季农业生产气象保障,各级气象部门应坚持系统观念,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国家重要粮食主产区、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正快速迈向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特色农产品则与地方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对农民增收、农村转型和农业发展有显著带动作用,不同生产类型,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气象服务。面向前者,需要国家级和省级气象部门下功夫提供高水平智慧气象服务;面向后者,则需要当地气象部门、各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等花力气开展有针对性、精细的服务,最终让不同农业主体都可享受到“量身定制”的高质量气象服务产品。

以科技力量促进现代化农业生产增产提效。等待播种的农田、碧绿的菜畦和芬芳的果园无一不需要现代科技的力量。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网络,这意味着现代化农田需要更多更精密的自动化观测、无人机遥感探测、卫星遥感监测,以便随时掌握气象条件变化。在捕获数据的基础上,也要推进“智能网格预报+农业气象服务”业务体系发展,把最前沿的智能预报技术“种”在粮食生产的大地上。当植保无人机、自动驾驶拖拉机等智能农机奔忙在田野上,农业合作社、植保服务社等“田保姆”可随时通过各类手机应用了解天气变化趋势时,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手底不慌。

以底线思维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去冬今春,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严重干旱,北方冬麦区气温偏高致倒春寒风险增加。对各级气象部门来说,防灾减灾不能有丝毫松懈。一方面,要未雨绸缪及早预警,防御干旱、渍涝、倒春寒等气象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也要监测条锈病、赤霉病等农业病虫害,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另一方面,还要适时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缓解旱情、增墒防雹。此外,农气专家也要借助网络课堂、农民夜校等颇受农民喜爱的方式,通过线上线下培训更好地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指导田间管理,降低风险隐患和灾害损失,牢牢把握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主动权。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春季农业生产的大幕已经开启,全国气象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全力做好春季农业生产气象服务,以保障农业丰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气象强国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